直播课堂
HOME
直播课堂
正文内容
云浮plc编程控制 与特区共成长,听听他们的故事……
发布时间 : 2025-02-05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与特区共成长,听听他们的故事……

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活变迁

蔡淑怡

今年,迎来了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40年前,深圳成为中国首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使它有了“深圳速度”,从“破烂不堪的小渔村”华丽转身成为了“国际大都市”。

40年来,深圳在不断地成长,身处改革开放中的我也一样。

听妈妈说:“小时候衣服颜色灰蓝灰蓝的,长大后特流行穿喇叭裤……”身为00后的我对于服饰的变化也特有感触。小时候的衣服给我的感觉是花花绿绿的;现在一般不穿太过鲜艳,更注重搭配,衣服的设计更大胆、新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

听奶奶说:“那时候,很多东西都得凭票购买,肉、禽、蛋等不能充足供应,大家也顾不上什么口感和营养,只要能吃饱就行。”小时候,我对于吃的印象可能就是传统了,过年的“有余”“发财”;中秋的“五仁”“蛋黄”;端午的“元宵”“肉粽”……再看现在,年夜饭的菜式总让人叫不上名字;中秋大概品尝各味的月饼都让人撑破了肚子;端午能让你试到不同口味的粽子……

小时候,我总到外婆家去,她家的房子可谓年代久远,走廊的墙体像是被岁月压弯了腰的老人,破旧的衣服起了褶皱,手轻轻一碰便碎落一地 。没过多久,新房子它来了,是个白净又强壮的小伙子,大人们在它旁边聊天,孩子的欢笑飘荡在它的胸膛。一切都是那么地和谐、幸福。

上幼儿园时,妈妈开着电单车送我上学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到了小学,“单车变摩托”,再到现在的小车。

改革开放后,受西方、港台影视的影响,人们的衣着观念发生变化;商品市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物资供应慢慢丰富起来,曾经实行的票证制度被取消;从衣服颜色到家具搭配以及装饰物的选择都有鲜明的个性,以往单调的室内形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也逐渐出现。

再看看我们一辈子也离不开的学习,今年结束了最后一届文理分科,明年便要迎来新高考的全新挑战。

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生于这个“盛世”的我们是多么幸运。作为一名青少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对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应该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新的动力,在其中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

乘风破浪扬征帆

陈月继

1980年,我恰好小学升初中,在资讯并不发达的年代,成立深圳特区的大事,我并不知情,只是关注到我们农村有二十多年历史的生产队退出历史舞台,开始实行承包责任制。

当时一首红遍中国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开始对未来有懵懂的憧憬,歌词中的20年后描述,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也觉得20年太遥远了。直到1986年读高三,政治老师经常讲时事新闻,开拓了视野,才知道“深圳经济特区”以及中国女排的“六连冠”。

此时云浮城区仅有东街、西街、新街,面积大约一平方公里。高中毕业后,与大多年轻人一样,怀揣着一个到深圳淘金的美梦,早上9点从简陋的云浮车站出发,到达宝安南头关口已是下午5点多,用了将近9个小时,然而在20年后的2007年,我从云浮驾车到达宝安仅仅用4个小时多一点,简直是天壤之别!再过13年的今年秋天,应友人邀约,我在云浮东乘高铁到达深圳北用时1小时37分,加上从旧城区到达新区高铁站的耗时,才120分钟左右,这个速度在30年前绝对不敢想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在深圳工作、生活了3年,对宝安的龙华、坂田、石岩、西乡再也熟悉不过,然而今秋再踏上深圳的土地我已茫然,不知所措。现在的深圳北已成深圳核心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再也找不到当年龙华小镇的影子。好在好友早早在出站口等,要不然我定会迷失路向,根本不知道朝那个方向走才是石岩。

出于对家乡的眷恋,在深圳工作3年后,我回到了云浮县城兴云路(现市区)开了一间电器维修店。开张初期,我虽起早贪黑,但云浮城区人口﹑经济水平,电器普及程度以及人缘等因素制约,我的事业举步维艰,经常入不敷出。

由于收入微薄,我开始怀疑自己所走的道路了,后经老校长的点拔,幡然醒悟。于是在1992年,白天开档,晚上到劳动局开办的培训班继续充电,此举也为我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云浮撤县设市,一年后升格为地级市。市区周边的石材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的电器维修店渐渐有了起色,工作量日见增长,收入也水涨船高。我开始招收学徒,提供上门服务。为更好地服务客户,开始只是用二轮摩托跑业务,后来维修的电机越来越多且体积宠大,我换成小货车接送电机,另外购买小车跑外地业务。后来又在市区一隅购了土地建了房子,日子过得挺滋润。

时间一晃踏入二十一世纪头10年,工业自动化有了质的飞跃,原来分散的电器控制变成PLC控制,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又重回白天工作,晚上自觉充电的日子。跑图书馆,在网络上请教师傅,硬把PLC编程攻克,为客户提供快速、优质的服务。与此同时,为重拾高中时代的写作梦,只要晚上有空便敲击键盘创作诗词及美文,日子过得幸福而充实。

去年深秋的一天,在南山森林公园巧遇深圳的旧同事李经兰先生。李先生当年是我供职的中港合资企业的港方管理人员,当时对我们的社会制度颇有微词,时不时戴上有色眼镜训斥大陆员工。而且李先生酷爱观光旅游,九十年代初已到过蟠龙洞看“石头开花”,现故地重游。我问:“李先生,几十年过去了,你现在觉得深圳如何?云浮如何?”李先生坚起大拇指对我说:“深圳现在比香港还要好,百姓安居乐业,而香港却时有骚乱现象发生,云浮发展也不错,30年后到处高楼林立,交通发达,以致我完全陌生了。”说完顿了顿,又故作神秘地说道:“现在我回顺德老家养老,都是社会主义一员!”我们相视之后哈哈大笑,笑声响彻在南山公园上空。

是啊!4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却见证了深圳特区从一个小渔村飞速成长为国际大都市﹔见证了云浮城区从1平方公里左右到今天的几十平方公里﹔见证了云浮从破旧的小县城向中等城市的华丽蝶变﹔见证了我人生的40年,见证了我与特区共成长之路 。

沐浴改革春风 创建美好家园

—— 一家三代人与特区共成长的故事

江伟容

“妈妈,刚才外公骂了我,还打了我的手,好痛啊!他不让我画画!”我刚下班回到家里,儿子就拉住我哭着投诉。我看着新居中的床头、书房、卧室的墙上全是9岁儿子涂鸦的痕迹,瞬间明白了向来疼爱外孙的老爸为啥生气。

“韬韬,你知道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是住在哪里的吗?”“住哪里呢?”儿子眨着大眼睛好奇地问。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了,时光仿佛重回到30多年前——

那时我七八岁。奶奶、伯伯一家五口,加上我们一家四口,一起挤住在一座约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老房子里。从我懂事起,我们一家和伯伯一家,共用一个厅、一个厨房,一家人只得两个房间,且我家还得把其中一个房间给奶奶住。我和爸、妈、弟4人就挤在那个黑乎乎且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里。

爸、妈每天早出晚归到田里、山地上辛苦劳作,就是为了多种一点稻米、红薯、土豆等农作物到圩市上卖,以便多存一点钱,计划多盖一间房子住。到我稍大一点的时候,爸妈和伯伯家终于合力在老屋旁盖起了一层小房子,但也仅仅是每家多了一个房间、一个厨房和一道共用走廊。我总算有了一个独立房间,不用跟爸妈同挤一个房间了。房间里堆放着干农活用的锄头、铁铲、簸箕等杂物,还堆满了稻谷、花生等粮食。爸在杂物堆里左挪右腾出一点空间,帮我摆上一张木板床和小书桌。晚上睡觉时,那些早就定居在杂物堆里的老鼠或肆无忌惮地在床沿边横穿而过,或“吱吱喳喳”地“抗议”我“侵占”它们的“地盘”,作恶的老鼠总会让我在梦中惊醒。虽然每天忍受着与鼠共眠的痛苦,但因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卧室了,那对于我来说是件天大的喜事。

到我读初中的时候,爸已从一位只知埋头耕田的农民,成长为农业站聘请的一名养蚕技术师,专门去指导养蚕农户的养蚕技术,并贩卖蚕种。他还购买了一辆摩托车,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成了载客摩的司机,以赚取微薄的收入。渐渐地,爸妈有了一些积蓄,再跟亲友们东拼西凑借了一些钱,终于盖起了一间二层二厅四室的新房子。虽然房子是混凝土结构、白石灰刷墙,但总算是有了一间完全属于自己家的新房子了!

我和弟弟的房间在二楼,爸妈、奶奶的卧室在一楼。弟弟年龄小,还黏着爸妈睡。我睡在二楼,卧室只有一个窗,窗户是向东开的,没有对流风,且楼顶是留着晒稻谷等农作物的,并没有防热层。一到夏天,那台只会响不会凉的旧风扇陪着我,热得汗流浃背,真正深刻理解到书本上描写的“热锅上的蚂蚁”的意义了。

那时候,闷热难耐的漫漫夏夜,我只有与书本为伴,累到实在熬不住,便拿出一张旧草席到楼顶上打地铺,凉快是凉快了,但成群结队的蚊子飞来叮咬,往往是刚乘着凉风入睡,又被蚊子咬醒,又痛又痒的,无奈只好回到“蒸笼”般的房间里睡,如此折腾几回,天就白亮了,一晚上根本睡不了两个小时。我每天感觉头脑发胀发痛,但白天再累再困也不能睡懒觉,除了回校上课,就是帮家里干农活。上课的时候也不敢打盹,古人有“闻鸡起舞”“悬梁刺股”刻苦勤学的励志故事,我吃的这点苦算什么呢?为这事,住在对面屋的当教师的堂伯父还写了一首诗勉励我:漫漫夏夜人声静,遥见阁楼灯独明。江家小姐不知倦,潜心书海寻前程。

终于,毕业出来工作了10多年后,我在工作单位的邻近镇购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三房两厅的单元套房。那个小区拥有欧式花园,新居坐北向南,采光、通气、挡风效果好,冬暖夏凉。特别是客厅对出的大阳台,视野广阔,远远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青翠的自然山水画。我在阳台上栽满了各种花草,摆上户外桌椅,宛如一个休闲的小花园。新居装修好后,我把父母接到新房子居住,父母看到布置得温馨舒适的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妈妈,为什么您和外公以前住的房子那么差,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却是这么美呢?”儿子不解地问。“因为40年前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圈住的地方就成了‘经济特区’。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改革开放使我们大家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我们的生活奔小康啦!”我正不知如何用儿子能懂的语言去回答他提出的问题,老爸不知何时走回了客厅,并接上话题。“那位老人是谁?经济特区是什么?改革开放是什么?脱贫致富是什么?小康又是什么?”儿子拉着老爸的手追问。“那位老人啊,就是……”老爸拉着外孙,边费力解释边走向他最爱的阳台小花园。

“妈妈,原来是邓小平爷爷将深圳划为经济特区,深圳的人民先富起来后,再带动大家过上了好日子。我长大了也要改革开放!我现在就去练字,从小学好本领,将来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儿子说完已走向书桌,认真练起字来。

望着坐在阳台上悠然自得吐着烟圈欣赏着远处景色的老父亲,看着埋头苦练字的儿子,我内心充满感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深圳成为经济特区对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意义是什么?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着我们,让我家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改革开放,于老爸那一辈人,是吃饱穿暖、居有住所;于我们这一代人,是奋斗拼搏,实现小康生活;于儿子等后一代人,则是实现理想,建设美好家国的担当!

特区建设、改革开放,您圆了多少人心中的梦想!我为您喝彩!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很精彩!明天,我们的生活必将更美好!

我与特区共成长

彭银潍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14年前,我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4个经济特区已正式成立。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窗口”,经济特区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我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孩提时,常在田间地头忘形奔跑;在泥屋里捉迷藏;沿着放学的泥路捉蝴蝶;夜晚在屋檐下三五成群地数星星……那时田野很大、泥屋很多、泥路坑坑洼洼、满天繁星很亮,我很小。2020年,特区已经40岁了。这些年来的筚路蓝缕和艰辛探索,一家家特区企业,一批批特区建设者勇立潮头,让边陲小镇走上了世界舞台。

经济特区成立以来,相继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交通运输、公共措施等事业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全省经济的影响逐渐扩大,带动了很多小县城,我的家乡云浮也不例外。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我的家乡也在一天天改变。门前的小路已经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结束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上街历史;陈旧的平房已变成了崭新的高楼,大路上随处可见川流不息的小汽车,离村里不远处已开通了公共汽车,每家每户门前已经有垃圾分类的垃圾桶……

经济特区的发展,带动了许多贫困的小地方。近年来,郁南县宝珠镇正在创建卫生文明城镇,家乡的环境卫生方面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里的环卫人员隔三岔五地把路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挺拔的绿树常年守护在道路两旁,垃圾桶在绿树的身影中默默地为村民们服务;村口的小河里再也看不到人们乱扔进去的各种生活垃圾,人们都自觉地把垃圾丢进了垃圾箱,隔几天就有专门的垃圾车把它们拉走;家家户户都对厕所进行了改造,上厕所再也不用捂着鼻子了,真是既干净又卫生……现在经济发展变快,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地提高。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只有坚持不断改革开放,坚持不断为人民谋福祉,社会主义事业就会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经济特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发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澳珠”极点城市、汕头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经济特区始终将增强人民福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公共服务保障、社会管理等诸多领域成就显著,不仅显示出强大的社会发展活力,还成为引领全国内陆地区走向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一个标杆。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青少年的我,应该发愤图强,报效祖国。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祖国走上“国家昌盛”之路。

云浮融媒中心

来源:云浮日报

责编:潘伟

值班主任:赵军鳗

值班总编:卢利文

投稿邮箱:yunffb@qq.com

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西江河畔熠熠生辉的职教明珠

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公办的综合性省级重点中职学校,坐落在西江河畔素有“小广州”美誉的都城镇。自2001年8月组建至今已达17年,办学软硬件逐年大幅提升,实现了跨越发展。先后被批准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国家级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文明单位”和“广东省示范学校”。

学校以“办学有特色、管理有特点、毕业生有特长”的优势,被录入《中国特色学校》和《广东学府志》,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首批重点建设专业。

优势明显 底蕴深厚

环境幽雅安全

学校占地236亩,建筑面积近50000平方米,交通方便,环境幽雅,校舍楼房化,校园园林化,宿舍公寓化。壮观的文化广场、宽阔的校门广场、沥青校道、欧陆风情的文化长廊、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配套齐全的综合楼、设备先进的实训楼等,设计新颖,布局合理;校内建有一个标准运动场(400米塑胶跑道和标准足球场)、八个环保篮球场、一座羽毛球馆,运动设施齐全。学生在校生活舒适,学生宿舍安装有空调;更重要的是本地治安环境好,学校全景视频监控,在校学生安全有保障。

专业实用合理

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专业,中职开设的专业有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幼师)、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畜牧兽医、会计电算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客户信息服务、计算机技术应用、中英文秘书等13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和数控技术应用是广东省中职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享受国家和省级财政与教育技术的重点扶持和建设;学前教育专业是广东省教育厅第一批备案的专业,具备单独招生、培训、发证的资格。

成人学历教育电大开设的专业有:行政管理、金融学、会计学等8个本科专业和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会计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建筑施工与管理、学前教育等12个专科专业。另与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华师网院等合作办学,开设有多个本、专科专业。成人学历教育学制均为三年。

教学设备齐全

学校最近投资近130万元招标购买50套电子触屏黑板,安装智能课室。目前,学校有八个实训中心。学校实训中心内设教学、工业两用3D打印室和教学、工业两用机器人智能制造实训室、汽车维修实训室、数控实训室、电工实习考证室、特种作业(低压电工、高处作业)培训考试实训室、 PLC编程实验室、家电十二合一综合设备室、钳工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钢琴室等实训场室,工位1000多个。有价值3000多万元的实验实习设备和200席客户服务座席共1000多台套设备,能满足各专业学生实验、实习需要。同时,该校又是郁南县创业创新孵化基地”。

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有教职员工170多人,专任教师111人,其中高、中级职称教师占60%以上,“双师型”教师68人。学校每年选派一批教师参加国家和省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及时更新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迅速提升。近五年教学研究硕果累累,教师编写教材公开发表的5本,参编的18本;每年国内发表论文20多篇,取得省科研成果11个,市科研成果14个;教师参加省、市、县技能大赛获省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获市一等获1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13人。

办学思路灵活

学校长期以来采用校企联合的办学形式,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之路,先后与美的集团、广州市德善数控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内大型企业联合办学,订单办学,定向育人,成果显著。毕业生就业无忧,创业有望,成才可期,德技双全,走向成功。学校为了让萃萃学子有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特与广州电力水利职业学院、佛山机电技术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在校学生修业三年,成绩合格,可直升上述大学,圆大学之梦,成为高级技工,为日后立业齐家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教师德技双馨

教师遵循“敬业厚生 德技双馨”的教风,在改革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上狠下功夫。根据职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实施“一、二、三”(加强实操训练;教学与学生兴趣相吻合,与企业需要相吻合;获取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和上岗证三个证书)的教改措施,突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关注主体意识的唤醒和课堂教学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技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创出了“德技双全、技能人生”的办学特色。使学校教学工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学生树立“修德立品 习技博艺”的良好学风,近三年来,有5名学生获省“三好学生”或“省优秀团员”称号;学生参加省、市技能大赛,成绩突出,获奖丰厚。共获得省二等奖1人,三等奖7人;获得市一等奖2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8人。

学校围绕县委对教育“创品牌、提质量、出成绩”目标,围绕我县发展新型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电池产业和现代农业三大产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积极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培训“四位一体”培训,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校园文化深厚

以“践行孔子德行、传承鲁班精神”内容为主线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提倡学生一专多能,全面发展,培养技术型、创新型人才。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开设了超市模式第二课堂,组织各类科技兴趣小组,广泛开展演讲、故事、歌唱、舞蹈、绘画、书法、球类、棋牌、太极、瑜伽等等活动。学生根据爱好选择项目,培养广泛兴趣和个人特长。学校图书馆藏书量10多万册,“书香校园”活动成效显著;“团结务实 开拓创新”校风蔚然成风。学校文工团编排的节目《蚕乡情韵》参加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演出获得金奖。在历届郁南县中小学文艺比赛中,学校文工团演出的节目均名列前茅。

回顾过去,郁南职校这颗璀璨的职教明珠,镶嵌在西江河畔,熠熠生辉,现在,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崇德强技 知行合一”校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傅廷栋院士精神,围绕创建“两广”名中职基地、广东省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学校”总体目标,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强化担当,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培养德技双全、诚信勤劳、合作进取,适合现代社会企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郁南“艰苦创业、绿色崛起”作出新的贡献。

云浮融媒中心

编辑:黎雅欣

值班主任:赵军鳗

值班总编:卢利文

投稿邮箱:yunffb@qq.com

相关问答

西安麟字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人事部电话是什么

北大青岛APTECH(广州软测)授权培训中心软件测试师18人、市场专员2人、BTEST咨询师1人东莞市寮步职业技术学校创业指导老师、会计、汽车营销、幼...

云浮受欢迎的中学生特训教育学校,中学生特训教育学校好不好...

[回答]首先,它让孩子养成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如此高消费必然使孩子不知珍惜财物;不知道珍惜父母的辛勤劳动;也不能学会理性的消费。其次,这很可能造成孩...

手把手教你怎么样选择变频器调速器_汽配人问答

[回答]无论是云浮还是整个广东,电机都是国民经济中主要的耗电大户,高压大功率电机设备耗电更为突出,如今,变频器已成为传动系统调速的主流产品,在发达国家...

样品是需要先付一定的模具费用和印刷费用的英语怎么说

北大青岛APTECH(广州软测)授权培训中心软件测试师18人、市场专员2人、BTEST咨询师1人东莞市寮步职业技术学校创业指导老师、会计、汽车营销、幼...

 淄博莲池医院怎么样  青澹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5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