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课堂
HOME
直播课堂
正文内容
光洋plc手持编程器 贺龙元帅二三事|蒋介石见了他一面,为啥再也不想见第二次?
发布时间 : 2025-04-17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贺龙元帅二三事|蒋介石见了他一面,为啥再也不想见第二次?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云俊德

今天是贺龙元帅诞辰122周年的日子。

昨天,中国军网微信讲了他的“菜刀”、“烟斗”和“胡子”来缅怀他。

今天继续讲讲他的精彩故事。

不是党员的南昌起义总指挥

贺龙

电影《建军大业》不少人都看过,里面有几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共产党搞武装革命,总指挥贺龙竟然不是共产党员!

其实,这不是偶然的。首先贺龙的觉悟让党放心,其次贺龙在20军的威望极高,革命起义需要这样的领导人与队伍。

早年的革命探索和实践,对贺龙来说,充满曲折和危险,身处军阀横行的年代,他深感仅凭一己之力是难以改变现状的。通过比较、鉴别,他认为“只有找到共产党,革命才有办法”。为此,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给予了积极支持。因为当时时机不成熟,贺龙第一次要求入党被婉拒。但国民党在第一师成立国民党党部,要贺龙参加,他就是不参加,而是坚决要求参加共产党。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北伐战争后期,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中国革命陷入低潮。

面对疯狂的屠杀,贺龙立场鲜明地支持共产党,还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据统计,当时在武汉有300余名共产党员得到贺龙部队的救助和掩护。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蒋介石高官厚禄的拉拢和诱惑,贺龙全然不为所动。

贺龙的表现,对革命处于低潮的共产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支持。

贺龙在第20军享有崇高的威望,在1924年至1927年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贺龙积极拥护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率部参加北伐战争。1926年夏,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时,已成为北伐军中著名的左派将领。1927年6月,由于在战场上英勇善战、表现不俗,贺龙被提拔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

为了确保队伍思想统一团结,贺龙先后给连以上、团以上干部讲话,讲革命道理,讲跟着共产党走的道理。在他的动员和感召之下,20军广大官兵群情激奋,斗志昂扬。

7月28日,当周恩来向贺龙告知了南昌起义的行动计划时,贺龙毫不犹豫地说:“我完全听共产党的话,要我怎样干就怎样干”。尽管贺龙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但是党组织还是任命他为起义军总指挥。

我的人头掉价了

贺龙元帅性格率真豪爽,风趣幽默,即使是在失败面前,也保持着乐观态度。

南昌起义(油画)

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隐蔽起来,周恩来找到他,说:“你的首级可值钱了,蒋介石悬赏十万大洋收买你的脑袋咧。”贺龙连连摇头:“掉价喽,掉价喽!起义前,蒋介石为了拉我,给我五百万光洋外加一个汉阳兵工厂,还封了个武汉卫戍司令,我就是不跟他走。现在蒋介石怎么又那么小气了!”

原来,蒋介石对贺龙多次拉拢。南昌起义前下的血本最大。大家都知道,当时军阀林立,军阀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或扩大地盘,需要养大量军队,不仅需要钱,更需要枪,如果有个军工厂,那绝对是摇钱树,卖军火就能财大气粗腰杆子硬,更可以武装自己的队伍。

实际上,蒋介石对贺龙多次拉拢,价码一次比一次开得高。但贺龙不为所动,照样参加起义。

1928年初,当他带少数几个人回到家乡桑植发动武装起义时,他坚信挫折是暂时的,共产党一定会成功。他说:“这条路是我选定的。我走南闯北,对‘三民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等作过比较,对国民党、北洋军阀、共产党作过比较。我觉得共产党好,我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够救中国。我贺龙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南征北战,搞了半辈子,今天总算实现了我的愿望。”

他还说,国民党骂共产党是洪水猛兽,“我贺龙把他看作是救星,就是把我脑壳砍了,我也要跟着共产党走到底!不信你们看吧,共产党一定成功,国民党一定垮台!”

时至今日,贺龙立场坚定、百折不挠、对党忠诚的优秀品格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陈庄战役,诱敌深入

陈庄战役雕塑

1939年9月下旬,日军独立混成第8旅团派其第31大队千余人,纠集伪警备队500余人,向晋察冀边区进犯,企图袭击边区较大的集镇陈庄。

当时,贺龙率领八路军120师主力正在这一地区休整。面对日军的重兵进犯,贺龙与聂荣臻商定打一个伏击战,诱敌深入。

谁知,日军十分狡猾,只是用火力还击,一步不动。第3天清晨,贺龙接到确切情报:慈峪日军主力没有撤走,第31大队在天不亮的时候即轻装急进,沿鲁柏山南麓,经偏僻小道奔袭陈庄去了。

原来,敌人玩的是暗渡陈仓的把戏!这时,贺龙反而坦然了:“我们要让鬼子自以为得计,继续骄敌纵敌。聂荣臻那边早有准备,陈庄已经是一座空庄,日军在陈庄抓不到什么,必定会很快撤回去。我们要算准他们的退路,并在他们自以为安全的退路上设下伏兵,让他们潇洒轻松地走进我们的包围圈,这也是诱敌深入嘛!”

果不出贺龙所料,日军占领陈庄,十分得意,第31大队大队长田中省三大佐在日记中写道:“不经大的战斗而占陈庄,这是指挥者的天才!”露骨吹捧此次行动的组织者水原义重少将。

28日拂晓,敌人放火焚烧陈庄,然后洋洋得意地东撤——这正是贺龙算准的退路。田中没有想到,他的旅团长并不高明,正在把他的第31大队送进贺龙张开的口袋里!

当天8时许,伏击战正式打响,日军完全措手不及。至29日下午,第31大队被歼灭,大队长田中省三大佐被击毙。这一战被称为“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敌后的模范歼灭战之一,也是贺龙用兵的杰作之一”。

蒋介石害怕见的人

贺龙(资料图)

他这一生,令无数敌人心惊胆寒,就连蒋介石都不例外。

蒋介石这一生可谓是阅人无数,麾下精兵悍将、墨客骚人、流氓地痞,什么样的人他没见过。但是,自从见了一次贺龙以后,对于可能见到贺龙的场合,他都是把手一摆:“我不要见他。”蒋介石为何不敢见贺龙?还得从他们唯一一次见面谈起。

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统一战线形成后不久,蒋介石接待了刚刚出任第120师师长的贺龙。见到贺龙后,蒋介石就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出类拔萃的将领都叫共产党拉去了。其实说白了,蒋介石麾下悍将也不少,只是他不会用人而已。

冥思苦想的蒋介石眉头一皱,望着贺龙问:“民国16年,你为什么好端端的军长不当,偏偏跑去参加共产党?”

听了蒋介石的“责问”后,贺龙将手摆动着说:“政见不同而已。”

蒋介石一直被底下人捧坏了,从没人敢在他面前说话时摆动手,并用同起同坐的语气对他。他先是一愣,但想到贺龙的身份不同,也没敢发作。气氛像是凝固住了。

老蒋也摆摆手说:“过去的事,不提了。”蒋又随口问道:“云卿,你家里可好?”

不提还好,但蒋介石是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下子戳到了贺龙的痛处,贺龙愤愤地说:“房子不知被烧了多少遍,人嘛,都被你们杀光了,只剩下我一个拿枪的了。”

此时的蒋介石肠子都悔青了。待贺龙说完,蒋介石看了一眼贺龙,见贺龙目光冷峻,不觉胆寒。赶紧说了几句“大敌当前,合力抗战”的话,便草草结束了会面。

贺龙出去以后,蒋介石长吁一口气瘫坐在椅子上说:“这人很可怕,我以后再也不要见他了。”

其实,这是贺龙元帅的真实性情,只认真理 只认人民,不管对面的人官多大权多重钱多少,哪怕是天王老子,他照样不给面子。

乐观元帅哭了

贺龙(资料图)

贺龙元帅天生乐观,刚强,为革命全家七口人被国民党杀害,他没有落泪;他运筹帷幄,决战千里,闯枪林,冒弹雨,吃过千回苦,历尽万般难,也没有落泪。可在创建和发展晋绥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他曾极度悲痛,掉下眼泪。

一次是1938年春,从2月到3月,历时45天的收复晋西北七城的战斗结束后,贺龙手执一份统计表,看着一二O师在10余次战斗中的伤亡数目:

三五八旅580人,三五九旅897人,宋支队47人,警六团39人,总计1563人。717团政委及6名营级干部英勇捐躯……

贺龙伤心地哭了,这些中国穷苦百姓的子弟,这些和自己生死战斗的将士,为革命,为抗战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贺龙眼眶湿润,泪水滚落,他走出大门,走向山头。眼望着战士们挖着深深的土坑,背的背,抬的抬,抱的抱……把牺牲了的同志运来,并把一捆捆干草、玉米杆铺在坑底用脚踩实,然后,把烈士们的遗体一具具放在上面。

由于坑小人多,只好一个挤一个,一层压一层。牺牲的战士有的仅仅十几岁啊,有的还不知姓名。那情景,多揪人心啊!

掩埋完烈士,贺龙元帅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云俊德

编辑:李先慧

编审:曲延涛

投稿邮箱:zgjw_81@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

双面间谍刺杀朱德,却被一把枪顶住脊背:骷髅先生,你好

作者:老黄有话

1937年8月,朱德总司令率八路军将士向抗日前线开进。这时,杨奇清领导的八路军锄奸部获悉重要情报:蒋氏军统首领戴笠在制定实施一个罪恶计划:刺杀朱总司令。

这一计划源于1931年7月。当时蒋氏来到南昌指挥第三次“围剿”时,按照“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最高原则宣布了一道命令:对于“朱毛”红军之两个首脑,各悬赏十万光洋予以缉拿,即使是我方人员只要能够献上朱、毛的人头,也照样奖赏,而且官升三级。

当时戴笠就秘密拟定了“蓝——AAC行动计划”,并着手挑选精干刺客,准备对朱德、主席和其他红军高级指挥员实施暗杀;只是由于当时国内形势变化迅速,第三次围剿停止才使得“蓝——AAC行动计划”暂停执行。

抗战期间,双方开始进行谈判,蒋氏也承认了我军的合法地位,正式建立了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也改编成了八路军。但戴笠知道,蒋总裁对朱、毛人头的悬赏并未改变。不过是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干得更加秘密,不留把柄罢了。

现在,戴笠将“蓝——AAC行动计划”进行了修改,并且等到了一个对朱德予以实施的机会:那就是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等“前总”首长要东渡黄河,亲临华北抗日前线,与已经在那里的彭德怀会合;为此必须从国统区经过,途中有多处地点可以埋伏杀手,刺杀朱德。

戴笠选定了担任杀手的人选——代号“骷髅”并选定了刺杀朱德的地点:地处黄河西岸的韩城县,具体为芝川镇。

“骷髅”其实是个双面间谍:既为戴笠掌握的军统局效劳,又是个日本特务。

“骷髅”深为自己左右逢源,获得戴笠的信任而庆幸。可他没想到:戴笠已经发觉了他双面间谍的身份,这也正是派他去刺杀朱德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一旦朱德被刺杀,必将引起各方关注,就可以将罪责全部归咎于日本侵略者而洗脱军统的干系。

为此,戴笠又秘密派出一个行动小组,任务是监视“骷髅”刺杀朱德;并且准备了两套方案:其一,在“骷髅”杀死朱德之后即将“骷髅”除掉以灭口。其二,直接将朱德杀死,同时也将“骷髅”干掉作为替罪羊。

“骷髅”也没想到:自己奉命去杀死朱德,而自己也必死无疑。

无耻与恐怖,背叛与分裂的特务,就这样以朱德为首要目标,在黄河岸边悄悄埋伏,而这里是朱德率部挺进华北的必经之地。

然而,所有的敌人都没有料到:他们的计划刚开始实施,便已经被杨奇清所掌握。

杨奇清

杨奇清注定要与戴笠进行一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较量;而且不仅对这一场斗争,就是对以后的长期斗争,杨奇清也似乎早就做好了有关准备。

在前线指挥部的彭德怀从杨奇清的紧急报告中,得知了敌人的罪恶阴谋之后,不禁深为朱老总的安危担心,但他随即发电提岀将保卫朱总司令的重任交给杨奇清。

杨奇清责无旁贷,不声不响地开始了行动

韩城县芝川镇的镇口上伫立着堂堂一县之长与一群县里各界的头面人物,后面还停放着几顶官轿。

他们在隆重地迎接朱总司令。

镇里那幢最豪华的大宅门外,也有不少人在列队恭候;厨房里还有几位特地从省城请来的厨师在施展烹调技艺,制作佳肴。

这情景使得老百姓既感到新鲜又感到惊讶,因为在小小的韩城县芝川镇如此高规格的接待仪式很罕见。

一个操外地口音的陌生人就坐在距镇口不远处的一座二层茶楼的窗口旁,他的样子很悠闲,似乎是在独自品茶,但他的注意力却始终集中在镇口,而从他所处的位子可以居高临下地射击任何目标。

此人正是“骷髅”。

他的心里已经处于临战状态,只等朱德一出现,就要将第一颗子弹准确无误地射进目标的脑袋。然后,便趁着混乱局面,迅速跳出后窗,奔向黄河边,随同接应小组迅速离去。

茶楼外面的镇街上也出现了一群不三不四的人,虽说一个个身穿便衣,可是手上提着的包包中却似乎藏着什么东西;

而且,正在周围警戒和维护秩序的县警察局以及镇公所的警察们、民团们全都不敢惹他们,可见来头之大,非同一般。

这些人的注意力或暗中监视着茶楼二层窗口的“骷髅”;或紧紧盯着镇口那些在准备迎接的人群——准确地说,是在盯着人群前面那条大路。

他们是军统局本部的行动小组。

他们也已经处于临战状态,只等朱德一出现,只等“骷髅”开枪击中了目标,他们就要冲进茶楼击毙“骷髅”,然后向人们出示已经准备好了的“骷髅”是日本特务杀手的证据,以此引导舆论,转移视线。

这时,通向镇口的大路上传来一阵阵马蹄声,可以看到尘土飞扬,再然后就出现了十人十骑。在明亮的阳光下,分明骑在马上的人都穿着八路军的军装。

是朱德来了么?

既然来的是八路军,不是朱德又是谁?这个朱德也真够胆大呀!堂堂总司令,竟然连他在内也只十人十骑,而不像蒋军的什么司令前呼后拥,侍者如云,身边不说一个警卫团,一个侍卫营,至少总得一个加强连吧!

所有的人立时被一根弦绷紧了:准备迎接的人站立整装、堆上满脸的笑容;准备行刺的“骷髅”已悄悄握住了插在腰间的手枪柄;准备干掉“骷髅”的行动小组则只等一声令下,就要抽出行李中藏着的美式卡宾枪……

可是不对头。那十人十骑已抵达眼前,可以看清每个人的面容了,其中并无一个曾经被画影图形悬赏十万光洋的形象。

果然,十人十骑中那个为首的人说了:他们是奉八路军总指挥部之命,来为朱总司令打前站的。

“请问长官怎么称呼?”

县长不无失望地这样问道。

一位八路军当即回答:“他是我们八路军前总的杨奇清同志。”

没错,来的正是杨奇清。

杨奇清(右三)

茶楼二层窗口的“骷髅”松开了握住枪柄的手。镇街上的便衣行动队员们也停止了从行李中取出卡宾枪的动作。

他们都从杨奇清说的“为朱总司令打前站”中听出了一个意思:朱德还会在这里出现。他们急于想听到杨奇清说出朱德具体什么时候会在这里出现。

然而,杨奇清偏偏不谈这个话题,却拱手代表朱总司令多谢各位的迎接,代表朱总司令谢绝准备好的盛宴,然后策马检査县长给朱总司令安排的住处去了。

“骷髅”仍然坐在茶楼二层的窗口旁。他担心一旦离开,朱德出现,则会错过战机;而且料定这个“打前站”的姓杨的人必然也要来接朱德的大驾,只要他在镇里,朱德就会来。

出于和他同样的想法,那些个便衣行动队员们大都按兵不动,静观待变;只派出两个人去监视杨奇清。

八路军干部与情报员

异乎寻常的事接连发生!

先是两个去监视杨奇清的人赶来向行动组组长报告:杨奇清失踪了,不知去向。

接着,又有一个神秘的人登上茶楼,对“骷髅”说了几句什么话,那“骷髅”当即跳起来,冲出茶楼,直奔黄河边的码头。

那些个便衣行动队员无可选择,只好尾随“骷髅”而去。

一艘大渡船载着朱德总司令和任弼时政委、傅钟等首长,以及由杨奇清亲自挑选的李树槐、李心忠等警卫员们犁波耕浪而来,直向侯马镇驶去。

在侯马镇各界人士欢迎朱老总的人群中,有一个商会代表手持红旗,大喊“合作万岁,八路军万岁”的口号,似乎急切地期盼朱老总的到来,可他没等来朱老总,却等来了一把枪。

有人用枪顶住他背后:“骷髅先生,你好。” 几名便衣侦察员在众人惊异的眼光中,当场从“骷髅”身上搜出勃朗宁手枪一支、沾了毒液的子弹8发,手榴弹两枚。

勃朗宁手枪

自以为天衣无缝的“骷髅”,这次算是被八路军抓了个现行。

混在欢迎人群中的其他行动小组成员也一一落网,侦察员战果颇丰:抓捕军统特务7人,缴获手枪3支、英式短步枪2支、手榴弹15枚,一举粉碎了军统特务暗杀朱老总的阴谋。

无惊无险,一切都在杨奇清的计划之中——

他“明修栈道”:公开出现在芝川镇以吸引所有的敌人,同时让朱总司令等首长“暗渡陈仓”,登上早已秘密准备好的大渡船渡过黄河。他“引蛇出洞”,料定敌人察觉中计会前来追杀,那样,就可以“调虎离山”,让敌人从人群中暴露出来。

同时还有一招“十面埋伏”——让锄奸部的人员领着八路军战士控制了侯马镇,一是接应保护朱总司令等首长,二是接待那些不速之客。

假借检查朱总司令的下榻处,杨奇清悄悄离开了芝川镇,当他乘一叶预先安排的轻舟赶到侯马镇刘伯承的房间时,“十面埋伏”已传捷报:

“骷髅”被生擒活捉,敌人的行动小组8人除一人因害怕不敢进侯马而侥幸逃脱外,其余全部被歼。

在镇外的敌接应小组早已如惊弓之鸟,掩迹逃遁,而刘伯承考虑到顾全大局,指示网开一面,不要追歼。

对“骷髅”进行了审讯,他面对铁的事实无法否认,只得供认不讳。

刘伯承同意锄奸部的决定:立即枪毙这个双面间谍,并下令以野战锄奸部的名义写一张布告张贴出去,以走国人视听,同时借此警告一切破坏抗日的顽固势力。

文书将写好的布告拿来请杨奇清审阅,上面有醒目的字眼:骷髅实系日本和蒋军双料特务,执行罪恶计划谋害我首长,破坏抗日,实属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伸正义,平民愤……

杨奇清(左)和赵品三在延安

杨奇清看毕,伸手拿起了一支笔。文书还以为他是要批示同意呢,却不料那支笔在布告上一划,正好涂掉了“和蒋军双料”六个字随即笔锋一转,又写上了两个字——“汉奸”。

同时说道:“拿去重抄一遍,再贴出去吧!”

“好!改得好!”

不知什么时候,刘伯承已经来到了身后,笑着说:“去掉‘和蒋军双料’,加上‘汉奸’,这样有利于集中矛头,符合抗日统一战线这个大目标呀!”

刘伯承

刘伯承的称赞,更使文书和在场的其他人深有感触,一纸布告,寥寥数语,却事关抗日统一战线这个大原则的符合与否!

而杨奇清的一划一改,看似信手之间,实则需要何等深厚的功力:那是高超的政策水平,是抗日救亡的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体现。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相关问答

股市大跌后,是加仓还是清仓?

股市大跌后,选择加仓还是清仓需要根据股性、仓位和个人持股风格三方面结合分析才可以作出决定。一般来说,遇到股市大跌,短线炒作者不宜轻易作出加仓决定。特...

 清算所得  千古风流萧皇后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5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