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行吊操作手刘超
来源: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资料照片:刘超
新华社西昌7月29日电题:山沟里的金牌吊装手——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行吊操作手刘超
王玉磊、吕道凯
不到两平方米的行吊操作间,悬在半空。刘超灵敏地钻了进去,扭动电机钥匙、按下电源按钮、启动电机……所有动作一气呵成,笨重的行吊挂钩在他的操作下,指哪到哪、说停就停。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提起这位“金牌”吊装手,不少人都竖起了大拇指。
“这是火箭测试厂房转载间的行吊设备,28.5米宽、挂钩离地9.2米,大小螺丝钉有1000余颗,接电线端子也有近万个……”刘超认真地说,“任务前这些小物件都要检查一遍,看有没有松动、滑丝或者断裂等情况,这都关系到行吊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不单是这一台套行吊设备,36岁的刘超负责着7个厂房共计15台套的设备,哪一台是哪一年更新改造的,技术状态变化有哪些,维护重点是哪里,参数指标是多少,他都如数家珍。
刘超说,这些行吊设备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就像有了生命一样,只有掌握清楚、保养得好,才能实现“人机合一”, 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每一次吊装任务。
除了设备检修、排除故障、记专业知识,刘超爱学习、好思考、善总结,不仅自学获得了大专学历,还考取了起重工职业资格高级证书和电工职业资格技师证书。
资料照片:刘超
在行吊运行轨道下方的白色墙沿上,间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巴掌大的深蓝色标记。这些都是刘超自己标记的。
他根据平时吊装火箭的经验,在行吊端梁下侧离边缘30公分处,自己焊接了一根刻度尺。当刻度尺运行到蓝色标记时,就是一处定位。这样的标记一共有三处,分别对应火箭卸车吊装时的三个中心点,也就是下方的铁轮支架车的中心点。
有了这个“小发明”,不管是地面指挥员,还是吊车操作手,都能够得到吊车减速的标示提醒,提前预判停车位置,确保火箭卸载时稳定、精准。
为了提高培养吊装操作手的效率和质量,由他自主编写的《卫星厂房行吊培训教材》《产品翻转一步到位方案》等6本教材方案,已成为新选调行吊操作手的必学教材。其中,自编教材《跟车稳钩技能手法》总结的“起车稳钩法”“运行稳钩法”“停车稳钩法”和“圆弧圈稳钩法”,更是有效减少火箭、卫星等吊物的摆动幅度,提高星箭对接的精准性。凭借这四个诀窍,刘超示范操作吊运盛满了水的水桶进行S线行驶,回回都能滴水不漏。
刘超不仅操作“稳”,排除故障也很“稳”。2005年3月执行亚太6号外星发射任务时,在进行卫星工装吊装时突然出现整车断电,行吊设备无法正常操作。初出茅庐的刘超临危受命,在仔细询问了外方的操作过程后,他先是在行吊下方走了一圈,从地面上仔细观看吊车位置,紧接着爬上检修平台近距离察看,发现行吊的端梁前置橡胶缓冲器与止档体有碰撞的痕迹。在发现主交流接触器线圈无电压后,他顺藤摸瓜,找到了220伏的变压器输出端无电压,最终定位了故障“源头”。
从排查故障到修复成功行吊正常启动,刘超仅用了不到1小时。
还有一次,在对新改造的行吊进行额定负载调试任务中,当吊钩上升至半空时,PLC控制系统突然失效,50吨的配重急速溜钩下滑,转瞬即逝间,刘超敏锐地按下了紧急停车开关。行吊停止时,配重离地已经不足半米,避免了事故发生。
事后,验收人员夸赞刘超道:“那种情况下,给他的反应时间不足1秒钟。正是由于他操作时能够全神贯注,才能够及时地做出应急处置反应。”
获得赞誉的同时,刘超还有一个“双百分”的梦想,那就是安全吊装火箭100枚、安全吊装卫星100颗。
向疫战、向天行,我是党员我先上!
“我是党员,我先上!”
近期,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海南。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无论在核酸检测第一线,还是疫情防控最前沿,无论在任务前线的先锋岗,还是物资保障的大后方,哪里最需要、哪里最辛劳、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在这里,他们奏响了一曲曲向疫战、向天行的动人战歌。
他们,最美“逆行”奔赴岗位
发射场就是战场、岗位就是战位。文昌航天人在收到紧急集结、进驻场区的命令后,立即组织动员、打包物资、告别家人,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姿态奔赴前线。
该中心技术部某室副主任张小春常年在西昌工作,此次任务定岗文昌。在海南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张小春毫不退缩,在8月6日收到人员紧急收拢的通知后,立即预订了第二天飞赴海南的机票,到达后经隔离和多轮核酸检测,又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参加任务。他说:“不畏艰难、坚守岗位、勇于前行,是作为一名航天人的基本素质。这次任务定岗在文昌,我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在静态管理之前到达岗位。”
低温加注系统工程师郑艳,在执行完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后,便回到湖北老家休假、带小孩。夫妻俩都是该中心的工程师,常年驻扎在发射场一线,平日里和父母、孩子相处的时间较少。在收到人员收拢的通知后,她主动和家人商量,立即结束休假。受疫情影响,到海南的航班基本停飞了,她前后预订了3次机票才成功。与焦急返程的外地游客不同,抵达海南的她却开心地笑了,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她说:“疫情吓不倒航天人,疫情防控、航天发射我们都要夺取胜利。”
他们,夫妻同心双线战疫
贵志成和妻子王艳莹,一个从事航天气象保障,一个从事航空气象保障。贵志成作为该中心技术部气象室海洋水文组组长,不仅着眼于开展海洋水文软实力建设,为后续文昌航天发射场海洋水文建设和业务正式开展打好坚实基础,也是一名气象预报员,为火箭发射寻觅“最佳天窗”。爱人王艳莹,是民航海南空管分局员工,由于两人特殊的工作性质,虽在同一个城市,却是聚少离多,突然来袭的疫情,更是让他们只能通过手机联络。
任务蓄势待发,贵志成第一时间中止休假,奔赴文昌发射场,尽量减少在外风险。台风“木兰”影响期间,他和气象系统的同事们并肩作战,发布各类预警预报10余份,台风消息7份,顺利完成了台风预报保障工作。另一边,妻子王艳莹8月6日接到单位通知,疫情期间工作模式变为单位隔离值守,值守期间,她为航班正常运行及时准确提供天气预报,用坚守拼搏,确保空管服务不中断、航空保障不降级,顺利完成了来自全国19个省市1万余人的援琼医疗队航空气象保障,同时也为滞留海南旅客平安回家保驾护航。
该中心技术部某室副主任陈少将,这段时间负责海口片区留守科技工作者、家属的疫情防控和日常管理工作。自8月7日以来,他已全员组织海口片区留守人员参加了10余次核酸检测。他的爱人王博在海口市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工作,按照海口市要求,就地转为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每日都穿戴防护服、佩戴护目镜全副武装投入到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去。两口子一个负责留守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一个负责地方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家里的事全然顾不上。“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刻,作为共产党员,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挺身而出。”陈少将、王博说道。
他们,迎难而上科研攻关
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战大考中,文昌航天人奋勇向前、挺身而出,为航天发射任务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缩短周期集智攻关。
加注软件作为影响发射成败的关键软件,必须实现顺利加注、精准加注,一滴不多、一滴不少、一滴不漏。任务准备过程中,该中心测发地面系统工程师团队全力以赴,对煤油加注软件进行大幅改进,全力缩减某型火箭煤油加注时间。任务获批后,该室成立了以王宁为组长,张闯、古宇飞为成员的攻关小组,分头负责软件的维护修改。王宁作为组长,负责煤油加注软件的方案拟制、软件需求分析及设计、PLC软件编写、软硬件调试等工作;张闯负责上位机软件代码编写;古宇飞负责投影动态显示软件编写……跑现场、爬塔架、查图纸、找资料、钻地沟,多线作战、承压作战,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前,在各方密切配合下,该加注软件已经进入最后的调试和试运行阶段,具备了参加任务的基本条件。
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和航天发射任务一线高高飘扬。在文昌航天发射场,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当先锋、作表率,当榜样、作奉献,当标杆、作示范,疫情发生以来,发射场广大党员用自身的勇毅与担当,展现出共产党员的样子,让人们见证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凝聚起向疫战、向天行的强大力量。
来源:我们的太空
作者:黄国畅、毛星翔、何玲、赵宜宁、胡煦劼
相关问答
各大机场的英文简写代码是什么?比如:北京国际机场PEK上海虹桥...
[回答]太多了.全世界至少10000个机场有IATA机场代码,以下光列国内的.国内机场代码AAT(ZWAT)阿勒泰市阿勒泰机场AKA(ZLAK)安康市五里铺机场A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