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实训
HOME
线下实训
正文内容
电工微课堂 一篇文章简单明了讲完电工基础
发布时间 : 2025-04-05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一篇文章简单明了讲完电工基础

关注“

技成微课堂 ”,一起涨知识~

私信回复:10,领10款电工仿真软件!

1.1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1.1.1 直流电路直流电路是指电流流向不变的电路,是由直流电源、控制器件及负载(电阻、灯泡、电动机等)构成的闭合导电回路。图1-1为简单的直流电路。

图1-1 简单的直流电路重要提示图1-1所示电路是将一个控制器件(开关)、一个电池和一个灯泡(负载)通过导线首尾相连构成的简单直流电路。当开关闭合时,直流电流可以流通,灯泡点亮,此时灯泡处的电压与电池电压值相等;当开关断开时,电流被切断,灯泡熄灭。在直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参数,如图1-2所示。

图1-2 直流电路中的基本参数重要提示电流是指在一个导体的两端加上电压,导体中的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做定向运动形成的电子流。电压就是带正电体与带负电体之间的电势差。1.1.2 交流电路交流电路是指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路,是由交流电源、控制器件和负载(电阻、灯泡、电动机等)构成的。常见的交流电路主要有单相交流电路和三相交流电路两种,如图1-3所示。

图1-3 常见的交流电路

1 单相交流电路单相交流电路一般是指交流220V/50Hz的供电电路。这是我国公共用电的统一标准,交流220V电压是指火线(相线)对零线的电压,一般的家庭用电都是单相交流电路。单相交流电路主要由单相供电电源、控制器件和负载构成。图1-4为典型家庭照明供电电路,属于典型的单相交流电路。

图1-4 典型家庭照明供电电路

2 三相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是指电源由三条相线来传输,三条相线之间的电压大小相等,都为380V,频率相同,都为50Hz,每条相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均为220V。三相交流电路主要由三相供电电源、控制器件和负载构成。图1-5为一种简单的电力拖动控制电路,属于典型的三相交流电路。

图1-5 一种简单的电力拖动控制电路1.2 直流供电方式与交交流供电方式

1.2.1 直流供电方式

在生活和生产中用电池供电的电器都采用直流供电方式,如低压小功率照明、直流电动机等,还有许多电器利用交流—直流变换器,将交流变成直流后再为电器供电。

直流电路的供电方式根据直流电源类型的不同,主要有电池直接供电、交流—直流变换电路供电两种方式。1 电池直接供电方式

干电池、蓄电池都是家庭最常见的直流电源,由这类电池供电是直流电路的最直接供电方式。一般采用直流电动机的小型电器产品、小灯泡、指示灯及大多电工用仪表类设备(万用表、钳形表等)都采用这种供电方式。

图1-6为典型的电池直接供电电路(直流电动机供电电路)。

图1-6 典型的电池直接供电电路重要提示

+12V蓄电池经电源开关为直流电动机供电;当闭合电源开关时,由蓄电池正极输出电流,经电源开关、直流电动机到蓄电池负极构成回路。直流电动机线圈中有电流流过,启动运转。2 交流—直流变换电路供电方式

在家用电子产品中,一般都连接220V交流电源,而电路中的单元电路及功能部件多需要直流方式供电。因此,若想使家用电子产品各电路及功能部件正常工作,首先就需要通过交流—直流变换电路将输入的220V交流电压变换成直流电压,如图1-7所示。

图1-8为采用交流—直流变换电路供电的电路。

图1-7 交流—直流交换电路供电方式重要提示

交流220V电压经变压器降压后输出交流低压,再经整流二极管整流、滤波电容器滤波后变为直流低压,为负载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精彩演示

图1-8 采用交流—直流变换电路供电的电路

1.2.2 单相交流供电方式

单相交流电路主要有单相两线式、单相三线式两种供电方式。

单相两线式是指仅由一根相线(L)和一根零线(N)构成,通过这两根线获取220V单相电压,为用电设备供电。

一般的家庭照明支路和两孔插座多采用单相两线式供电方式,如图1-9所示。精彩演示

图1-9 单相两线式供电方式

图1-10为单相三线式供电方式。精彩演示

图1-10 单相三线式供电方式重要提示

单相三线式交流电路是指由一根火线(相线)、一根零线和一根地线组成的交流电路。用户的火线和零线来自高压变压器,地线则是住宅的接地线。由于不同的接地点存在一定的电位差,因而零线与地线之间可能有一定的电压。

1.2.3 三相交流供电方式

三相交流电路主要有三相三线式、三相四线式和三相五线式3种供电方式。

图1-11为三相三线式供电方式。精彩演示

图1-11 三相三线式供电方式

图1-12为典型的三相四线式供电方式。重要提示

在三相四式供电方式中,在三相负载不平衡和低压电网的零线过长且阻抗过大时,零线将有零序电流通过,过长的低压电网,由于环境恶化、导线老化、受潮等因素,导线的漏电电流通过零线形成闭合回路,致使零线也带一定的电位,这对安全运行十分不利。在零线断线的特殊情况下,单相设备和所有保护接零的设备会产生危险电压,这是不允许的。精彩演示

图1-12 三相四线式供电方式

图1-13为三相五线式供电方式。

图1-13 三相五线式供电方式重要提示

采用三相五线式供电方式时,用电设备上所连接的工作零线N和保护零线PE是分别敷设的。工作零线上的电压不能传递到用电设备的外壳上,能消除设备产生危险电压的隐患。

声明:文章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私信回复:10,领10款电工仿真软件!

电工基础:一篇文章带你搞懂强电和弱电

关注“PLC发烧友 ”,一起涨知识!

回复:电工仿真,领10款常用电工电气仿真软件!

强电、弱电属于我们电工行业的术语,对于没有从事电工实际工作经验的人说容易产生误解。这种叫法本身就不太科学,因为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它的叫法,它仅仅只是一种被约定成俗的习惯叫法。所以大家在学习和工作中容易产生困扰,下面就和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是弱电什么是强电。

初学者第一次听到强电、弱电都容易想当然把它们理解成强电就是高压弱电就是低压,这种理解是错误的。高压和低压有明确的规定,国际上公认的高压和低压分界线交流电压是1000V(直流则为1500V)。那么我们习惯认为强电和弱电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强电一般负载传输能量,如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比如说照明就是一种能量的转换,电流一般以安为单位;弱电传输的是信息(信号),比如网络电话就是传输信号和信息交换。电流一般以毫安为单位。弱电一般用直流不超过24V。也就是在人体安全电压36V以下。

一、什么是强电

直接供电给用户的线路称为配电线路,如用户使用的单相电压为220V(我们国家家庭电压标准为220V),频率一般是50Hz,则称为低压配电线路,也就是家庭装修中所说的强电。家庭用电中强电一般是指交流电。如家庭中的电灯、插座等,电压为220V。家用电气中的照明灯具、电热水器、取暖器、冰箱、电视机、空调、音响设备等用电器均为强电电气设备。

什么是弱电

家庭内各种数据采集、控制、管理及通讯的控制或网络系统等线路,则称为智能化线路(也就是家庭装修中所说的弱电)。弱电一般是指直流电路或音频、视频线路、网络线路、电话线路,直流电压一般在24V以内。因为它需要传输信息,所以弱电的频率往往以KHz、MHz计量。家用电气中的电话、电脑、电视机的信号输入(有线电视线路)、音响设备(输出端线路)等用电器均为弱电电气设备。

三、强电和弱电的走线

家庭装修中,电线大致可分为强电、弱电两部分,强电线就是平常所说的照明线、插座线、空调线。而弱电线一般 指:电视线、电话线、宽带、音响线。而且现在一般的通讯线也要走暗线,一般强电用红颜色的管,弱电用蓝颜色的管。走暗线时通信线不仅不能和电源线的管路一起走,并且还要保持50厘米以上的间距,否则会产生电磁干扰。强电与弱电开槽布线时,两者不能共槽。因为电线通强电时,电线周围将产生 较强的电磁波,而弱电线一般不用屏蔽线,容易受到干扰,而频率波动,信号削弱。 选择正规装修公司会将强电弱电在开关面板分叉开槽,间距50cm,且强电弱电交叉做屏蔽处理。

四、总结

强电、弱电的区分主要是电压,强电具有较高的电压,通常大于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的36V,日常生活最常见的就是单相交流电220V,或处于220V以下电压的则是弱电。

强电、弱电的作用不同强电传导的是电能,而弱电传导的是信号。

最后大家要理解我们常说的强电不一定是高压;高压一定是强电,但是低压不一定是弱电,但是弱电一定低压。

来源:技成培训网——PLC发烧友,作者:技成-李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回复:电工仿真,领10款常用电工电气仿真软件!

相关问答

计算机软件应用和电子 电工 技术毕业生怎样从事自媒体?

你好,我是教育领域创作者边学边思考,很高兴就这一问题和你探讨。个人认为,计算机软件应用毕业生非常容易从事自媒体。而电子电工技术毕业生,非常适合走技术...

PS、AI、AE、PR哪个简单可以先学?

当然无论你做什么设计都用得上,只是说更偏向于哪方面。PS——————图形处理AI———————像素描绘功能以及矢量图编辑功能,如设计logo,插画,文字处理...

 旋转式压片机  雪狐桌面精灵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5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