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智:用数字创新赋能职业技术教育
近日,在2023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据开发赛道(泉州·安溪)中,来自漳浦职业技术学校老师陈向智勇夺此次大赛工业大数据应用赛题金奖,这已是陈向智带领漳浦职校比赛团队第三次登上国家级赛事的领奖台。
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是由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组委会主办,精心打造数字峰会品牌化的高端专业赛事。赛事旨在聚智创新、示范引领,激发社会各界建设数字中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陈向智能够最终在工业大数据·工业机器人仿真及集成数据应用赛题上脱颖而出,斩获金奖,可见他的实力非凡!
出生于1981年的陈向智毕业于华侨大学机电自动化专业,擅长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和PLC编程技术,毕业之初在自动化和电力公司从事工业自动化等方面的工作。工作几年后,一次的机缘巧合,陈向智进入高校,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2010年国庆节后,因工作需要,陈向智去了泉州海洋学院,当时海洋学院还处在二期工程建设阶段,他主要负责机电工程和信息技术项目的甲方工作,主要职责是监督和管理施工方的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后又因学院专业发展需要,又加上陈向智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多年对口工作的实战经验,陈向智被学校留下聘为教师。在高校任教期间,陈向智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但是由于刚刚从事教师工作,个人带赛经验不足,并且当时条件有限,没有购买比赛设备,整个指导过程大多停在纸上谈兵,所以比赛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但备赛过程却让陈向智积累了很多的参赛经验,在带领学生参赛过程中,与学生思想碰撞的乐趣,也让陈向智感到弥足珍贵。
陈向智在泉州海洋学院时,不仅钻研机器人比赛,更是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学校建设添砖加瓦。有一次,海洋学院需要有个手机移动端的网站进行宣传,陈向智就利用自己掌握的编程知识,开发设计了学院的手机移动端网站,并因此获得院长奖励基金。在泉州海洋学院工作期间,陈向智还曾被选派去参加教育部骨干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并获得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的荣誉证书。
2016年,得知家乡的漳浦职校在招聘教师,出于对照顾家庭的考虑,陈向智便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考试,并且成功入职。加入漳浦职校后,陈向智一直从事PLC编程、机器人技术应用编程等相关教学工作,并时常带领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的比赛。
说起此次参加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据开发赛道勇夺工业大数据应用赛题金奖,陈向智感慨颇多。陈向智介绍,这个赛项所考核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跟教学领域密切相关,并且本人已经有多年指导学生参赛的经验,在市赛、省赛、国赛等级别的赛事都拿过不错的成绩,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对于比赛,准备起来也是轻车熟路。但即便如此,陈向智也不敢掉以轻心。陈向智回忆起参加初赛的时光,几乎都是废寝忘食的复习和查缺补漏。因为白天还要上课,临近比赛的一周基本上都是利用课外的时间加班加点进行训练,有好几次都是自己关起来训练到凌晨2点多。功夫不负苦心人,初赛考核结束时,陈向智看到屏幕上接近满分的成绩,就知道自己进入决赛板上钉钉了。进入决赛后,陈向智就开始训练实操内容,训练软件的应用熟练度和编程的速度,熬夜训练更是家常便饭的事。
“此次勇夺金牌,让我对以后大数据的研发有了更足的信心和动力。”谈起此次获奖,陈向智备受鼓舞。作为一名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陈向智认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利用自己的所能,尽最大努力多培养一些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他表示,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广大职业技术型人才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培养工业自动化、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才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上新了大国工程 “人造太阳”、无人机、海上风电……新进展,so hot!→
小新说
创新谋发展,实干谱新篇。神舟飞天、钻井入地、架桥通路、装备突破……一个个标志性成果的诞生,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凝聚着奋斗者的智慧与汗水。“国资小新”推出常态化栏目“上新了大国工程” ,定期为你介绍“新鲜出炉”的超级工程、大国重器,以及重大项目建设的最新进展。近期,中央企业“上新”了哪些项目?和小新一起来看——
01 科技成果不断突破
国际首次!
新一代“人造太阳”取得新成果!
据中核集团 消息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实现了一种先进磁场结构对提升核聚变装置的控制运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世界首个!医用裂变钼-99成功研制
近日中核集团 利用反应堆辐照自主研制的低浓铀靶件生产出满足医用要求核纯度99%的钼-99样品并顺利通过现场验收重要进展!
新型“无机离子印迹吸附剂”
捕获放射性铯
近日中核集团 旗下中国同辐原子高科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在放射性核素吸附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国际一流!
中国移动开通全球首个
800G空芯光纤传输技术试验网
6月6日中国移动 在广东深圳—东莞开通首个800G空芯光纤传输技术试验网本次试验由中国移动联合国内光纤光缆、设备厂商共同完成验证了反谐振空芯光纤在真实环境中受牵拉、挤压、水汽、户外熔接等多种条件影响下的性能在20km链路上实现了空芯—空芯光纤熔接损耗低至0.05dB空芯—实芯连接小于0.3dB和铺设后光缆损耗每公里0.6dB等多项核心技术指标均达国际一流水平02 国之重器上天入海
新一代破冰调查船“极地”号交付
6月24日中国船舶
研制的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极地科学考察船“极地”号顺利交付该船总吨位为4600吨船长89.95米、型宽17.8米型深8.2米,设计航速15节续航力为14000海里满足无限航区航行需求一次补给可以保障全船60人在海上生活80天
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
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6月23日从航天科技 获悉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我国首艘
大型海上风电多功能运维母船交付
6月19日中国船舶 旗下七〇八研究所研发设计东南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多功能运维母船“丰华23”号完工交付HH-100航空商用
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成功首飞
6月12日由航空工业集团 自主研制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陕西西安成功首飞我国首颗!亚太6E通信卫星定点成功
6月10日10时32分由航天科技 研制的我国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亚太6E通信卫星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跟踪控制下成功定点于东经135.5°轨道位置(测试轨位)创多项新纪录!
7000TEU中型集装箱船
“德翔·迪拜”号完成命名
6月6日中国船舶 为德翔海运公司(T.S. LINES)建造的7000TEU中型集装箱船系列第四艘“德翔·迪拜”轮(TS DUBAI)顺利完成命名国内最大LNG船项目!
首制船“绿能瀛”开启首航
6月5日我国最大规模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项目中国海油 中长期FOB资源配套LNG运输船项目的首制船“绿能瀛”号在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LNG接收站的支持下顺利完成冷舱作业开启首航这也标志着宁波“绿能港”在打造多功能综合服务型接收站的道路上更进一步03 能源动力汹涌澎湃
我国海上首个全方位绿色设计油田
乌石23-5油田群开发项目顺利投产
7月1日据中国海油 消息我国海上首个全方位绿色设计油田
乌石23-5油田群开发项目
(以下简称乌石23-5油田群)
顺利投产
首次将油气从两千米的海底地下
引上广东雷州半岛
成为中国海上油田绿色开发的新样板
乌石23-5油田群位于北部湾海域
平均水深约28米
主要生产设施包括新建2座井口平台
并对乌石陆地终端进行改扩建
预计2026年将实现
日产约18100桶油当量的高峰产量
油品性质为轻质原油
我国规模最大的
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全面建成
6月30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全球单罐容量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罐群中国海油 盐城“绿能港”项目6座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在江苏盐城全部建设完工标志着我国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全面建成我国首个百兆瓦时钠离子储能项目
建成投运
6月30日据中国大唐 消息我国首个百兆瓦时钠离子储能项目大唐湖北100兆瓦/200兆瓦时钠离子新型储能电站科技创新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运全国首个批量化应用单机容量16兆瓦
海上风电机组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
6月27日全国首个批量化应用单机容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项目中国三峡集团 福建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以下简称漳浦二期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
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
6月23日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中国海油 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第一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首个页岩油水力压裂试验场
正式建成
6月20日据中国石油 消息在位于甘肃庆阳的国内两百万吨页岩油开发示范基地——庆城油田国内首个水力压裂试验场顺利完成2口检查井现场取心工作并完成了岩心基础资料及各项配套测试资料的搜集整理标志着我国首个页岩油水力压裂试验场建成“超高水头400兆瓦级大容量
抽水蓄能机组”研制成功
6月12日从哈电集团 旗下哈尔滨电机厂获悉由该公司承担的“超高水头400兆瓦级大容量抽水蓄能机组”研制项目通过了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国内首个全站监控系统
使用全国产芯片的抽水蓄能电站投产
6月6日国家电网 新源福建厦门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作为福建省内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厦门电站全面投运将对保障福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全球首台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吊装成功
6月5日由东方电气集团 自主研制的首台18兆瓦半直驱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在广东省汕头市风电临海试验基地成功完成吊装我国首个投入商业开发的页岩气田
累计产量已突破650亿立方米
日前我国首个投入商业开发的页岩气田——中国石化 重庆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产量已突破650亿立方米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储量近9000亿立方米目前已累计部署立体开发调整井超500口04 装备制造向“新”而行
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
碳纤维地铁列车正式发布
6月26日中国中车集团 旗下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联合青岛地铁集团研制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全球首台套6000米级
智能电驱动深海重载采矿车辆平台
研制成功
6月21日中国五矿 所属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的“深海矿产资源开采关键装备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日前通过综合验收该项目研发出全球首台套6000米级智能电驱动深海重载采矿车辆平台采高2米总装功率之最!
MG900/2360-WD采煤机成功下线
6月2日中国煤炭科工 研制的MG900/2360-WD采煤机成功下线该设备采高范围1.9⁓4m总装机功率2360kW是目前平均采高2m煤层采煤机中总装机功率之最相关问答
麻烦朋友们,求解答漳浦哪有体育场膜结构看台,体育场膜结...
[回答]通过自身日臻雄厚的研发实力,稳定、科学的生产制造平台和严苛与专业并重的质量管控系统,致力于为来自各地的客户提供性能稳定、高性价比的产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