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选课堂
HOME
研选课堂
正文内容
日立竖着编程plc 日立盾构机组装调试如何优化?通过PLC检查,液压电磁阀动作正确
发布时间 : 2025-04-09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日立盾构机组装调试如何优化?通过PLC检查,液压电磁阀动作正确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克己释法

编辑 |克己释法

前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各大城市开始组建自己的公共交通网络,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部分,如今全国各大城市正在大力建设地铁工共交通线路。

随着地铁工程的快速建设,盾构机已经成为地铁隧道建设 的主力军,盾构掘进机已广泛用于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等隧道工程。

研究背景

根据盾构机不同的分类,盾构开挖方法可分为:敞开式、机械切削式、网格式和挤压式等,为了减少盾构施工对地层的扰动。

可先借助千斤顶驱动盾构使其切口贯入土层,然后在切口内进行土体开挖与运输。

盾构机调试流程,(1)盾构机调试首先检查盾构各个器件安装是否良好(机械与液压方面检查);目测,电机绝缘,线路绝缘,高压电缆柜,通信正常(不正常是同轴电缆,10网,按电钮正常工作 );

(2)检查电气柜、电气接线是否良好(电气方面检查);(3)所有电机绝缘测试,检查电机是否良好,线路绝缘测试,检查线路是否良好(预先检查);

(4)高压柜绝缘测试、耐压测试完成后,给UPS通电,通上高压电,并依次向下合闸送电,一边送电,一边检查电压;(5)通讯回路调试,首先保证PLC通讯正常(预先检查);

(6)紧急停止回路调试(预先检查);完成一个调试一个; (7)将电脑连接至PLC;连接各个电机;

(8)利用电脑强制运转各个电机,检查电机的正反转(或手动推动交流接触器);(9)利用电脑强制动作液压系统的电磁阀,保证电磁阀动作正确(首先保证电磁阀正确,液压系统调试就会比较顺利 )。

(10)直接调试刀盘电机,推进千斤顶,螺旋机,拼装机,皮带机等等所有系统,并利用电脑监控各个数字量信号输入输出是否正确(注意记录各个调试数据)。

(11)调整所有模拟量信号 ,例如,刀盘电机温度,土舱土压计,千斤顶速度行程传感器,液压系统的压力传感器,刀盘扭矩,仿形刀流量传感器,倾斜仪,电磁比例调节阀等等模拟量信号设备。

(12)整体试运行设备,各个动作是否正常。

盾构机的电气组装与调试

盾构是大型的工程设备,集中体现在机械、液压、自控、电子等方面,除了电气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对液压传动(例如液力耦合、伺服控制、电液比例控制、液压泵、马达的构成)。

机械传动(刀盘和螺旋的减速传动),机械制造(刀盘的焊接工艺,刀具的加工工艺)等专业要有较强的知识积累。

盾构机组装的关键是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正确的部件组装和安装,在开始组装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所有零部件、附件和机器进行清点和检查,确保材料齐全并符合质量标准,接下来,根据制定的组装工艺流程,将各个部件进行有序组装。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每个部件的安装位置准确,紧固件要适当拧紧 ,以避免日后的松动问题,此外,还需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每一个部件的质量合格。

2.1电气电缆的组装

盾构机电气元件繁多,但是大部分元件都已经固定在各节台车上,每次需要组装的元件主要是土压传感器,管片吊电气控制箱,铰接长度行程仪,千斤顶长度行程仪,电缆的接线,必须遵守强电和弱电分开布置。

每节台车之间的线路连接有足够的余量 ,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接线,电缆标识必须做到与端子标识相同。

2.2高压柜和高压电缆打压上电

盾构的供电系统选用市电10kV引入,高压部分组成:由地面高压开关及计量(对盾构而言是输出端)→高压电缆→高压开关柜→变压器(高压接收端)。

高压开关柜及地面开关柜带有过流及漏电电流检测装置 ,有过载或者电缆破损等情况时能保护隧道内的人员和设备安全,一般地面漏电系统检测漏电到分闸动作的时间是10~20ms之间。

必须有当地供电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直流打压实验,直流电压上升至35kV时各相线的泄漏电流部小于30mA为合格,并由当地供电部门出具打压实验合格报告方可上电使用。

高压绝缘测试、耐压测试完成后,给USB通电,通上高压电,并依次向下 合闸送电,一边送电,一边检测电压。

高压合闸后有报警,检查电压正常,相序指示灯红色为相序异常,相序决定电机正反转,我们盾构上的很多电机是不允许反转的,一旦反转将有可能烧毁电机或者和电机相连的泵(油泵或者叶轮泵),尤其是叶轮泵 ,一旦反转,叶轮将被甩出,泵也就报废了。

处理:关闭高压开关柜,拆下高压电缆接头,调换A/B相序后,相序指示灯绿色,变压器运行正常。

2.3动力柜合闸上电

动力柜上电前,进行最后的主电缆和线路的确认,是否安全、可靠,所有负载电源是否断开。

确认电源满足要求,控制柜无人操作,其他人员处于安全区方可上电合闸,通电确认必须各个控制柜、每个电器元件单独确认,注意检查 ,上级电压等级不符合要求,禁止给下级通电。

对低压供电系统而言,应注意以下问题:留意电压等级是否正确:线电压380V是否正确,相电压220V是否正确,24V电源是否在合适范围内 ,过高或过低对设备都有不利影响。

电压过高,对绝缘的要求高,有的绝缘等级不够的可能损坏绝缘,电压过低,电流加大,可能会烧毁设备,对盾构设备而言,一般是440、380V/220V比较好用。

2.4PLC网络状态检查

网络确认,包括10网、cc-link网通讯确认,保证网络畅通,可以在控制室触摸屏的系统监视中查看网络情况。

操作电源打不开,所有电气无动作后经过计算机连接PLC主机选择在线监视 ,监视程序操作电源程序控制部分Y14E为PLC输出。

系统中Y14E的通电条件为M1158中间继电器接通,M1158的接通条件为13个,包括PLC正常、10网通信正常、cc-link正常,各个柜子的24V电源正常,急停按钮未按下。

后经过在线监视,监视程序运行发现,F101cc-link闪烁报警,检查cc-link网络连接线断线,恢复接线,按下操作时室复位按钮后,操作电源正常 设备可以运行。

2.5循环水调试

加注循环水,打开各个水阀门,启动循环水泵后发现水泵无法启动,查看PLC监视画面,发现X190C闪烁报警,实际为水泵电机反转所致,关闭水泵电源,调整水泵接线相序,重新启动循环水泵,水泵仍然无法启动,查看PLC监视画面,发现X190F闪烁报警。

此为水箱液位低报警,检查水箱液位正常后检查液位传感器,发现传感器防水盖损坏导致内部电路板进水短路,更换新的液位传感器 后,循环水泵正常启动运行。

盾构机液压系统调试的重点

盾构机液压系统是盾构机正常运行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控制盾构机的推进、刀盘的旋转、支撑系统的运动等各项动作,因此,在调试液压系统时,首先要确保系统能够稳定、精确地执行各种动作命令。

液压系统调试的重点之一是检查液压系统的密封性能,由于盾构机在地下施工中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因此液压系统必须具备 良好的密封性,确保液体不外泄并保持系统的工作压力稳定。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检查液压管路、油缸、油泵等关键部件的密封性能,确保没有泄漏现象的发生。

另一个重点是检查液压缸的工作状态和位置控制准确性,液压缸负责推进盾构机和执行其他运动任务,因此在调试过程中需要确保液压缸能够正常运行,工作稳定可靠 ,需要检查液压缸的行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位置控制准确性是否满足工程需求。

在液压系统调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其中包括液压系统压力不稳定、液压缸运动不顺畅、液压泵噪音过大等。

这些问题可能由于液压系统中的空气混入、油液污染、油路阻塞等原因引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能力,进行仔细的故障排查和修复工作。

为了确保盾构机液压系统的调试顺利进行,还需要配备合适的设备和工具,例如,可以使用液压测试仪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和泄漏检查,以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

此外,还需要合理安排调试时间,并与相关的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共同解决液压系统调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结论

通过对日立盾构机中的三菱PLC控制器的功能和城市地铁生产中的典型应用,说明随着盾构机自动化生产的进程,PLC在盾构机自动化控制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主导作用。

随着PLC与现代网络设备的不断联系和应用,其在未来高铁项目、城际铁路、新建铁路、地下空间的开发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现代化地铁盾构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齐占庆,王振臣.电气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李道霖: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三菱微型可编程控制器手册[M].MITSUBISHISOCIO-TECH,2003.

[4]唐健.盾构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概要[J].隧道建设,2002(01):33-35.

PLC江湖无浪,自动化风云录

彭 瑜: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PLCopen中国组织

林雪萍: 南山工业书院发起人,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总经理

皮实、简单、可靠,这就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全部要义。智能制造的根基,也未能离开这一点,而可编程控制器PLC,则是一个传奇的产品常青树。

崛起之后就是洗牌

借助通用汽车产线的驱动力,美国莫迪康Modicon公司率先在1969年制造出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PLC。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如果按照德国工业4.0的说法,这是工业3.0开始启动的标志。如果把MO-DI-CON拆开了看,还是大有讲究的,它代表“模块化MOdular-数字化DIgital-控制CONtrol”三个字意思。这实在是一种经典传世的设想,五十年后今天的自动化领域,似乎都未曾离开过这个圈圈。

这种简单部署、成本相对较低的控制器,随后在机器产线上风靡。全球自动化界为之卷动。从70年代开始特别是80年代,到处都是PLC品牌的大发展。在日本,正是机械大发展的时代,机械与电子融合迅速成为日本自动化崛起的契机。日本富士、欧姆龙、日立、安川、东芝都有PLC,像安川就是购买Modicon许可证。在美国,除了Modicon,还有SquareD,瑞恩Reliance、AB等。法国的Telemachanique的PLC也不错,至今在港机大吊车上依然能够看到。新开的边疆,到处都是热土,到处都是新兴者的乐园。西门子也在这个时候,走向了PLC控制系统的舞台。

1980-1990年,是一个PLC亮出底牌的十年,技术诀窍变得不再神秘,企业家的管理开始发威。春秋无义战,收编时期开始。经营不善的Modicon也开始成为德国一家公司的猎物,并在辗转之后,卖给了施耐德 。法国TE也被施耐德收购。而反应灵敏的罗克韦尔,则在1985年并购了百年老店AB,并在1995年收购瑞恩电气,从此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彻底站稳脚跟。至此,美国四家最早的PLC公司,全部被收购。

在日本这个内卷也很厉害的自动化市场,三菱电机脱颖而出。在1985前后,根据市场调研公司F&S的报告,在日本市场上三菱电机跟欧姆龙差不多,都是20%多。然而仅仅到了80年代末,日本市场已经是三菱独占50%。它只给欧姆龙、富士以及在传感器战无不胜的基恩士等同行,留下越来越小的市场。

到了1995年代,反复洗牌的PLC市场,基本呈现了明朗的态势。开创者Modicon在1996年被施耐迪电气收购之后,PLC发展的历史基本进入平静期。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角色,像一处迟迟不能散场的演出,舞台的角色比观众的寿命还要长。

长盛不衰的角色

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西门子、罗克韦尔、三菱电机等,基本是长期盘踞国际市场PLC的头部位置。这有着技术实力、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培育用户策略的综合性支撑。

图 全球PLC市场 (Source:美国ARC咨询公司)

时间回到1983年。德国埃尔朗根西门子的PLC制造厂,当时只做中大型的PLC S5系列,而且很少对外销售,大部分是自己的工程配套用的。令人印象最深的是PLC的设计开发人员只有十几个人,而管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的部门有三十多人,而且大部分是博士,实力之雄厚是前者的两倍。仅就这一点,没有哪一个国内自动化制造企业可以比。国内企业里技术最强的一定是开发设计部门,工艺和质量部门一定尾随其后。

而在90年代,如果去日本三菱电机参观访问,不能错过专门做小型PLC FX系列的姬路制作所。一个面积不算大的车间承担了全部FX系列的各种模块的生产。生产安排以半小时为一批,生产的品种和数量在看板上列出,记忆中每批就五六个品种、几百台的数量。令人惊讶的是元器件做到了零库存。每一批生产产品需要的元器件在半小时前由物流车送达,装在黄色的塑料盒内。除了元器件上料和整机下线后的老化有人辅助而外,生产线是全自动的,印版的焊接以至整机的装配都没有人干预。这种生产方式国内至今也难以做到。国内深圳有家生产PLC的公司,为了怕关键元器件断档,需要半年的库存量。对于PLC这种成本锱铢必较型的产品,库存,不仅仅是罪恶的,而且是致命的。

商场决战,大学早已定音

PLC的用户使用习惯,对于一个品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护城河。很多在校学生习惯了某种品牌的PLC之后,走到社会上往往也会下意识推荐工厂使用。

西门子培育PLC用户的方式,可见一斑。它往往以极低成本给许多工科大学广泛提供PLC实验室,使得好多的大学开PLC的课就按机型教学。可以说,这些PLC充满了工科大学和高职高专的实验室。而在大学课堂里,很少会认真传授PLC控制标准的底层通识性内容(如IEC 61131-3标准规范等),而只传授品牌PLC的使用方式。这让大学生的教育,陷入了一个只知道表象,而无法探究底层基础原理的怪圈。这是当前非常普遍的现象。

在工业软件领域也是如此。学校热衷于传授国外软件的使用,学生则在工具的支撑下做着绚丽的图表。MatLab软件,几乎是高校理科生的必备软件,轻松进行各种仿真画图。然而,这种软件,也会遮掩掉最底层的原理推断,切断了大学生对物理本原的思考,也阻断了创新回路。有些有识之士,干脆不允许学生在研究生论文使用Matlab,就是从傅里叶变换这种最基础的数学公司开始。开人脑路,才是大学理工科教育最重要的方式。

西门子也会花费大气力,扶植出版机构,出版大量的西门子PLC的使用教科书。甚至培养和支持了很多著名的教授团队,写了许许多多西门子PLC、人界面HMI等的畅销教科书。据说有的书已经销售二三十万本。这使得这些PLC有了庞大的初学者基数。与此同时,“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受到了上千院校的参加,已经都进入了十五届,也都是教育部官方认可。

教育部自动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也有很多人对PLC的通识教育很感兴趣。但似乎没有人能够改变这个局面,也很少有大学能够落实。

这样做其实并非西门子的孤例。三菱、罗克韦尔在大学院所实验室和培训教材的布局,也是同样的套路。有哪个大学,会拒绝企业主动提供的硬件、软件和配套教学书呢?而它带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各科大学,各个技校的毕业生,就会成为这些PLC品牌的超级粉丝和拥趸。如果说工厂里PLC使用者,决定采购何种品牌,那么大学里的实验室就是品牌教育,而培训教材则是第一采购指南。

当然,这种方法,似乎也无可厚非。这应该算是教育和企业试图联合推动学生技能培养的一部分。对于工厂而言,也欢迎这样提前有一技之长的毕业生。这是一种市场存在的需要。只是,高校职高的认知与技能培育,会形成一种逐渐发酵的机制。大学教育者只是从前端只看到了一块面团,而真正面包的生意,是教授者没有见到的市场。

失败的追赶者

GE的PLC,就是美国PLC行业中追赶的苦行僧,修炼很苦,道行很差。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也不大。在GE的自动化历史上,曾经有三次大型行动,意图扭转在控制系统的落后局面。

早在1993年前后韦尔奇刚刚上任的时候,新官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指向统一控制系统的工厂。那个时候,它拥有跟日本数控系统老大FANUC的合资公司,在机床控制有着很好的优势。这个以“未来工厂”命名、用单一控制系统,来整合所有机器的控制系统。当时数控系统,还是处于萌芽期,机器接口更是五花八门。这一大张旗鼓的行动,以耗费10亿美元而落败。在追求自动化大统一的战场上,GE栽了一个大跟头。这次技术上的失败,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战术瑕疵,淹没在韦尔奇传奇的管理故事之中。GE的PLC继续保持颓势。没有人愿意提及这一点,GE控制系统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更大的坑,等着抹掉记忆的人掉进去。

2001年美国自动化咨询公司ARC提出来PAC(可编程自动化控制系统),这是一个基于PLC控制和基于PC控制的混合体。意在通过开放的自动化控制标准,既有PLC编程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又有PC-Based强大的计算能力。PAC的概念,得到了GE Fanuc公司的积极响应,2003年发布了相应的产品。然而,似乎缺乏控制基因的GE,仍然无法通过PAC来改变面貌。实际上,机器控制要求高度可靠,无法直接采用PC技术来实现。英特尔芯片在工业环境,表现弱爆,散热问题需要专门解决。要把芯片改造成果适应PLC结构的模块,有很多工作要做。这非GE特长。而PAC在软件方面,没有做到面向对象、可建模的程度,于是这更像是一个噱头。随着旗手GE的弱势,PAC概念也就像一阵风的刮过去,市场上仍然是PLC的天下,只是基于PC控制的PLC结构已经开始呈现倔强的生命力。

2016年,GE与FANUC平静地分手。这场三十年的婚姻,双方各自分得家产,Fanuc保留数控领域的全球业务,而通用电气公司则继续保留软件,嵌入式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全球业务,再加上前一年收购阿尔斯通也继承了一部分自动化业务,现在统称为智能平台GE-IP。这场合资的结果,被看成是日本制造蹭美国大腿的一个经典案例。美日合资没有不失败的,基本都以日本胜出而告终,无论是在机床,还是半导体,甚至还有汽车。在这三十年,日本FANUC已经从名不经传的数控系统,成为全球数控系统的王者地位,只有西门子才能与之匹敌。GE成功地将自己的渠道,做成了输液管,FANUC趁机扩散到整个北美市场。GE则仍然一脸茫然地面对多年来无法搞定的PLC市场。

此时,GE应该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另外一次的失败,因为它有着更大的宏图正在展开:那就是工业互联网。GE已经坚决走向了数字化的路线。这次是Predix工业互联网平台。英雄造势,振臂高呼,天下机器,在此一联。这次打前锋的则是工业软件,思维方式又是大一统的控制平台。然而,应该说这次控制系统的振兴,选择一个糟糕的机会,首先是全球能源环境发生巨大变化,GE在这方面的投资出现巨大亏损;其次还有很多金融信托问题都一一暴雷。重要的是,工业互联网迅速开始褪色,证明自己光靠烧钱是不可靠的。对于需要强力支撑的工业而言,它还只是一条婴儿的小腿。

2018年,由于整个产品线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GE数字化战略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干扰。GE不得不以22亿美元低价格,将整个GE-IP智能平台,卖给了流程行业的自动化巨头艾默生,后者一直试图在混合流程行业有所作为。

三次意欲一统机器江湖的失败,让GE应该彻底凉心。但GE自动化平台GE-IP应该感谢艾默生的野心,否则只有2亿美元的自动化业务,很难在当时卖出10倍的价格。然而,包袱终究是包袱,接手了GE多年郁闷不得志的PLC,艾默生最近三年也没有什么太多进展。

如果说有破局者

根据MIR睿工业咨询的估计,中国PLC市场大概有13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而PLC的主阵地,在于机械设备制造市场,大约占比70%左右。其余则分布在各种工程项目中。西门子以覆盖小到大的产品广谱占据了国产市场40%左右的份额,而欧姆龙、三菱电机、罗克韦尔和施耐德则尾随其后。各自定位不同,罗克韦尔,则基本放弃小型PLC,专注在中型PLC之上。而日系在小型PLC市场有很大的发言权。

在传统PLC厂商的夹缝中,如果说表现卓越者,则有很小众的德国倍福和奥地利贝加莱(已经被ABB收购)的基于PC控制,抢出了一片生存空间。他们基本都是从高端市场切入,走高端市场低成本化的路线。

这是一种不同PLC简单图形编程的道路。倍福采用了控制和软件同步发展的策略,并且结合有力的通讯协议,软件/系统工程方法,实现了局部领域的突破。在中高端应用上,价格比西门子公司便宜,而且非常灵活。它充分展示PC机在软件工程方面的灵活性和开发性。倍福还通过提供软件开发套件的方式,支撑第三方厂家的深度定制需求。在这方面,那些领先的PLC厂商基本上是不会对外开放。

考虑到PLC在低廉成本、用户习惯成为天然壁垒的局面,经营利润太低的PLC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对于大部分工业厂家而言,卖掉PLC反而是明智。这跟大企业很难进行大型自研工业软件的开发,是一样的道理,经济性往往很差。

而倍福和贝加莱,都早早地意识到了成本的问题,因此二者不约而同,采用了相同的策略,那就是高度重视细分行业的特殊功能模块的开发。

施耐德电气,则在最近几年呈现了更加积极的进取心。在美国倡导发起的开放自动化体系中,施耐德电气表现得异常活跃。作为一种开放环境的编程语言61499,成为自动化界一股新锐热潮,它基于模型的编程思路使得软件硬件解耦成为可能——这将打破生产线改动时所形成的漫长的调试切换。而施耐德似乎全力拥抱这种新的自动化规范,在整合了老牌Modicon和TE的PLC产品后,已经将Unity Pro软件作为未来中高端PLC的统一平台。

国产的路径

中国制造一向以低成本而著称。这听上去像是说,凡是低成本制造,中国所向披靡。然而,还真不是这样。在自动化领域,可编程控制器PLC以其编程简单、成本低廉一直是稳稳的常青树产品。但这个领域,中国PLC制造商,还没有形成决定性的力量。

可喜的是,这期间有很多挑战者。和利时、浙大中控凭借早先在过程自动化控制市场的积累,加上南大傲拓,在大型PLC领域也都有一些突破。但在离散制造业的PLC,尚未形成真正的挑战。目前看上去深圳汇川和无锡信捷,已经有不错的表现。但根据智研咨询的报告,在2019年,这两者加起来的市场份额,在整个国产品牌中也只有5%。

被称为小华为的汇川正在积极突围PLC领域。2020年汇川收入不到120亿,但目前市值已经接近2000亿。真是惊人的溢价。那么汇川能在PLC领域,杀开一条血路吗?

从既有的路径来看,德国倍福,奥地利贝加莱的思路,是往高端做的突破口。剩下的两条路,无论是做工艺配套,还是硬件成本血拼,都是比较狭窄的道路。

就中低端控制系统,各家自动化厂商,都会有自己的硬件。如和利时,中控等企业,工程项目依然很重。要养活庞大的的工程实施团队,继续血拼控制系统是必须的。

汇川更是有这方面的动力的,它要为自己的伺服和变频器而战。目前看上去,汇川的产品还是过于零散,小诸侯太多,但还缺乏强有力的粘合剂,能够将不同的驱动、伺服产品、控制系统整合在一起。最好的方法,当然还是软件平台。正如西门子的策略,采用TIA博途,将各个产品连接在一起。施耐德电气也很好地利用了Eco Sturxture的平台力量,将所有变频器、PLC、人机界面甚至低压电气,都统合在一起。

实际上, PLC硬件背后,还有一个沉默的尖刀:那就是软件编程平台。

这是一个狭小的市场。能够符合开放式PLC的61131-3编程平台,绝大部分都留给了3S公司的Codesys,和另外一个相对不知名的一方梯队Infoteam。作为第三方的PLC编程软件,Codesys是控制系统的隐者。像倍福、施耐德电气都有Codesys的影子。以电气连接见长的菲尼克斯则收购了另外一家KW编程平台,该平台正是三菱PLC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而罗克韦尔则花费大气力开发了自有的编程平台。可以说,在自动化圈子里,看上去体量有些单薄的罗克韦尔(2020年营收为63亿美元),是最注重自我平衡的一家公司。为了避免各种眼红的自动化巨头的并购,罗克韦尔极尽腾挪之术,在外部构成了各种联盟。而在内部,则非常注意加强软件部门的投入。

实际上,让汇川最难受的应该就是它也坐在了Codesys的椅子上。太师椅,还是老虎椅,只有汇川自己知道,但看上去它也要向这种如坐针毡的局面告别了。然而,要彻底摆脱Codesys编程环境,还是路途遥远,不见星光。

小记:OT不点头,IT莫进来

借助于工业现场的复杂性,和恶劣的环境——现场的油气似乎让白领IT人员望而却步,自动化厂商,已经证明了它可以继续在数字化制造中大浪中闪闪发光。而PLC这个半百老翁,更是精神抖擞地挺直了腰杆。物联网,工业软件都让它变得更加强壮,进一步确立了它在自动化领域的中心位置。如果不能进入控制领域,工业互联网就没有进入主战场。PLC就是这样一个标杆。而四面八方的制造信徒,则有足够多理由继续向它的地盘发起进攻。

鸣谢和利时的丁研、奥特思的张海伟、致迪的周舟给予的大力支持。

相关问答

著名PLC厂家有哪些?

目前,全世界PLC生产厂家约200家,生产300多个品种。主要的国外生产厂家包括Siemens、Modicon、A-B、OMRON、三菱、GE、富士、日立、光洋等等。据电子部1998年调...

老铁们跪求回复,国产plc兼容西门子的品牌有哪些?国产plc品...

[回答]Quantum系统同时提供了IEC要求的全部5种编程方式:LD、FBD、SFC、IL、ST,将传统DCS与PLC的优势完美地结合于一体,同时具备了强大的过程控制功能和离...

帮个忙大神们谁能帮忙!!国产仿三菱PLC有哪些?国产plc品牌耐...

[回答]一、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及编程器的选购:目前市场上的PLC产品众多,除国产品牌以外,国外的品牌有:日本OMRON、MITSUBISHI、FUJI、IDEC、HITACHI、...

现在的电梯主要是微机控制还是plc控制?

载人电梯用的也是被称为PLC的控制系统,不过这种控制系统一般都是有生产商自己研发的PLC控制系统。像日立电梯,三菱电梯等都是...现在电梯,货梯大部分用PLC控...

国产PLC排名?国产PLC排名如何?评价如何?

[回答]国内比较出名的有汇川、信捷、麦格米特等。但是这几年有个LIGHTECHPLC也很多大厂开始使用,口碑也不错。一、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及编程器的选购:...

德壮曼是家什么公司?

公司主要经营的产品有:※交流伺服:日本安川Σ-II系列和ΣI系列产品和松下伺服系统※变频器:安川G7/F7/V7/J7/L7、三菱A500/F500/E500/S500、富士.东元、台...

谁能回答,国产PLC品牌有哪些?使用率高吗?

[回答]一、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及编程器的选购:目前市场上的PLC产品众多,除国产品牌以外,国外的品牌有:日本OMRON、MITSUBISHI、FUJI、IDEC、HITACHI、...

朋友们有谁知道!国产PLC品牌有多厉害?国产PLC有品牌推荐吗?...

[回答]一、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及编程器的选购:目前市场上的PLC产品众多,除国产品牌以外,国外的品牌有:日本OMRON、MITSUBISHI、FUJI、IDEC、HITACHI、...

IC的封装测试中的封装产品中的各系列是什么意思?包括DIP/SIP...

[回答]1、BGA(ballgridarray)球形触点陈列,表面贴装型封装之一.在印刷基板的背面按陈列方式制作出球形凸点用以代替引脚,在印刷基板的正面装配LSI芯...

玩逆战必须安装这Directx(1006)吗?Directx(1006)这是什么-ZOL...

液晶显示器SGOCO勇士E990W硬盘日立P7K500250GB163浏览1回答ASEMI快...西门子plc编程软件step75.5有几个版本5155浏览4回答OP...

 飞五  欧可平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5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